乐园中文网 > 巨浪 > 第四十章 和平条约

第四十章 和平条约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一秒记住【乐园中文网 www.ly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至少。在当时的情况下。就算德国与意大利对帝国单独接受美国投降非常不满。也不会立即以武力的方式与帝国对抗。

    实际上。德国与意大利也清楚与协约国集团战败国进行和平谈判的重要性。不然在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单独与协约国集团战败国的驻外使节进行秘密接触。希望通过双边和平条约的方式来向对方提安全保障。同时对战败国产生影响。

    比如。德国与意大利就坚决反对将协约国集团的几个主要战败国纳入到和平谈判的范畴之内。认为作为战败国。这些国家没有资格参加战后的谈判。

    如果帝国想继续保持全头号强国的地位。就通过其他的方式方法来称霸全世界。而不是利用坚船利炮。因此。确保和平是必要。也是必须的。

    那么。就必须为确保世界和平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国际机制与国际体系。

    相对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人员仅三千余万。加上伤残人员都不到一亿。

    也就是说。和平条从根本上解决了交战双方在本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敌对关系。只用来修复遭到破坏的关系。而不是为今后的和平发展提供基础。

    这一提议立即的到了众多国家。包括战败国的拥护。因此。从七十八年(46年)六月十日开始。交战双方的数十个国家的代表就在瑞士的日内瓦召开了第一次前期准备会议。就谈判内容。以及谈判方式进行了商讨。

    战争不能化解仇恨。只能加深仇恨。要想使世界保持和平。就必须化解仇恨。而只有对等的谈判。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仇恨。确保战后的和平秩序。

    显然。在当时的情况下。不管是帝国主导的东方世界。还是由德国领军的西方世界。都不可能立即放下数百年来的矛盾与仇恨。以世界大一统的广阔胸襟来迎接未来的世界。来塑造未来的和平与繁荣。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涉及到交战双方数十个国家的和平条约逐渐失色。

    随着谈判深入下去。德意的态度也开始转变了。

    当和平条约无法成保护世界和平的基础性文件后。萧鼎昆只能退而求起次。把重点放在了成立一个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机构上。

    面对德国与意大利的挑衅。萧鼎昆采用“排它原则”。

    可以说。战争结束之后。很多的实质性工作才到关键阶段。比如。同盟国集团国与协国集团战败国签署和平条约。成立一个致力于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在协约国集团战败国内的驻军问题。以及为恢复战争所造成的创伤所进行的国际援助。

    最重要的是。西方世界早已产生独立的民主思想。完成了工业革命。其民族意识已经非常强烈了。如果帝国在此时再次采用几百年前的霸权手段。结果是再次与整个西方世界对抗。恐怕二十年后就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从根源上来讲。只要东西方文明的矛盾没有消除。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世界和平。

    签署和平条约。成为了化解仇恨。防止战争再度爆发的关键因素。当然。和平条约必须通过谈判获得。而和平谈判不是投降谈判。如果仍然采取以强凌弱的方式进行谈判。不但不能化解仇恨。还将激发新的仇恨。

    当年帝国全球殖民。把所有对手都打趴下的时候。帝国不但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还拥有占世界总量三分之二的强大国力。以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先进技术。可是现在。帝国即便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可帝国的国力在世界总量中仅有近一半的份额。且帝国的技术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了。

    这其中。最关键就是化解交战双方之间的仇恨。

    都需要坐下来谈判。

    只是。任何双边和平条都不可能真正确保世界和平。

    问题是。现在的国际环境能够让帝国重温数百年前的美梦吗?

    可以说。维护和平。正是确保帝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手段。

    毋庸置疑。第二次世界大战确实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教训最为惨痛的一场战争。

    如果他们不答应给战败国在和平条约的范围内提供同等的地位与待遇。那美英等国必然倒向帝国。甚连法国与西班牙都将转为亲近帝国。疏远德意。如果再考虑到欧洲几个战败国国内民众的情绪。德意更不敢随心所欲的剥夺其基本权利。

    很简单。双边和平条约最终必然变成新的军事同盟。而新的军事同盟最终又必然演变新的国家利益集团。从而再次将世界推入到对抗与战争的深渊之中。为下一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根。

    当时。全世界的总人口才二十一亿出头!

    帝国通过武力。或者说军事打击的方式独霸全球的时代已经过去。

    和平条约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所涉及的范围。

    从一开始帝国就主张通过平等判的方式来签署新的和平条约。

    这个问题上。萧鼎昆看的比谁都长远。

    这些问题中。最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签署全面和平条约。

    此策之下。德意的如意算盘迅速落空。

    不说别的。就连绝大部分帝国百都不支持萧鼎昆的主张,认为这是萧鼎昆在故意示弱。是在出卖帝国的利益。按照绝大部分帝国百姓的观点。帝国用数百万将士的生命。上千万官兵的鲜血打赢了这场战争。就应该仿照数百年前的做法。消灭所有的敌对国。建立起一个以帝国为中心的新世界。重现当年的辉煌。

    因此。这份和平条约只针对以往的矛盾。而不针对今后的冲突。

    最初的时候。萧鼎希望将和平条约变成一份永久性的。且能够用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性集体条约。但是到后来。萧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想法非常不现实。在帝国与德国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通过一纸条约确保世界的平与稳定。另外。如果将太多的国家牵扯进来。必然使该条约成为下一次世界大战孕育的温床。

    不的不说。这是一个用上亿条性命换来的惨痛教训。

    显然。德国与意大利这么做。就是要破坏以帝国为核心的世界体系。确立第二个核心。

    也就是说一场战争就导致全球百分之五的人失去了生命,如果算上伤残人员的话。则超过了百分之二十!

    面对几乎没有一个战败国愿意与签订双边和平条约的情况下。德意不得不回到了集体和平条约的框架范围之内。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只不过。要想签署一份对所有国家都平等的和平条约。确实很不现实。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是。战败国竟应该还是不应该在和平条约中获相同的地位。

    战后,不管是帝国。还是德国乃至其他所有国都认识到了和平的宝贵。

    另外。在德国不愿放弃成为世界大国。帝国又不愿意在战后面对一个新的对手的情况下。国家间的矛盾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任何形式的和平条约都不足以确保未来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战争结束。并不等于与战争相关的一切事情都已完结了。

    这其中。人员伤亡最惨重的就是俄罗斯。其总丧生人数为二千六百余万。其次是日本。总丧生人数为二千三百余万。然后是美国(一千三百余万)。德国(七百六十余万)。法国(五百三十余万)。英国(五百二十余万)。明帝国(四百六十余万)。土耳其(四百一十余万)西班牙(三百七余万)。意大利(一百六十余万)。另外。其他国家还有近一千四百万军民丧生!

    可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能够签署一份集体和平条约。化解交战双方的根本矛盾。也算的上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很简单。如果德国与意大利与战败国签署双边和平条约。帝国就将放弃与签约国签署任何与和平有关的条约。同时。帝国紧紧的团结住了土耳其等国家。并且与几个主要战败国进行了联合谈判。为签署集体和平条约打下了基础。

    其实。在帝国开出“高价钱”之后。德意已经没有了选择余地。

    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之所以爆发。一个关键的因数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交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条约。而不是和平条约。从而使交战双方的根本矛盾不但没有得到化解。还变的愈发的激烈。

    可以说。这也是绝部分帝国百姓的夙愿。

    当然。除了帝国内部的问题之外。同盟国集团的矛盾也很大。

    而要真正的消除东西方文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除了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之外。还需要多的相互交与相互理解。需要帝国从根本上放弃世界霸主的地位。同时也需要德国等西方国家从根本上放弃挑战帝国的思想。

    据不完全统计。第二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总共有一亿零八百余万人丧生!